熱敏電阻(半導體組件)的特徵是其電阻對溫度變化的極端敏感性。它根據溫度係數分為兩種類型:正溫度係數(PTC)熱敏電阻和負溫度係數(NTC)熱敏電阻。NTC熱敏電阻以溫度測量,控制和補償能力而聞名,被廣泛認為是溫度傳感器。相反,PTC熱敏電阻雖然也用於溫度測量和控制,但它是加熱元件的雙倍,並用作“開關”。它使敏感元素,加熱器和開關的角色合併,並贏得了綽號“熱開關”。
深入研究NTC熱敏電阻,它的定義是其負溫度係數,這意味著其電阻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大大降低。該特徵使NTC組件在軟啟動機制中流行,以及在小型家用電器中自動檢測和控制電路。另一方面,PTC熱敏電阻表現出校正後的溫度係數,其中電阻隨溫度升級,因此在自動控制電路中頻繁使用。

NTC Thermistor是一種陶瓷半導體,是一種從金屬氧化物,主要是錳,鈷和鎳的混合物中燒結的熱敏晶體。它的零功率電阻值與組件自身溫度成反比。從本質上講,熱敏電阻是一種熱敏感的半導體電阻,可根據組件本身的溫度變化來調整其電阻。
在一定溫度(t)下的零功率電阻器(rt)的關注下,將其零電阻器(t)定義為在DC電流下的電阻值,而功耗最小的DC電流。如果動力進一步降低,電阻的變化速率仍低於0.1%。材料常數(b)是另一個關鍵參數,是使用基於兩個特定環境溫度(使用絕對溫度k)的公式計算的:b = ln(r1/r2)/(1/t1-1/t2)。通常在T1 = 298.15K和T2 = 323.15K或358.15K時確定,B值通常在2000至6000K範圍內。B值越大,每1°C的電阻變化速率越高。
耗散係數(δ)代表NTC熱敏電阻通過自動加熱將溫度提高1°C所需的功率,通常在mw/°C中表達。它由δ= V×I/(T-T0)計算。最後,熱時間常數(τ)是熱敏電阻在零功率條件下的初始溫度T0與最終溫度T1之間差異的63.2%所需的時間,通常以秒為單位測量。